常德经开区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023-03-30 00:0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常德,根据市委“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的决策部署,区工委管委决定,实施常德经开区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稳定经济大盘,持续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产业规模、能级和质效大跨越,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以赴打好“发展六仗”,深入推进“四个十大”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七提行动”,确保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即“十四五”末,园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现代物流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争创1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个省级产业集群,确保“五好”园区综评位列全省园区前5位。园区产值过百亿级企业达到5家左右,五十亿级企业达到8家以上,十亿级企业超过20家,每年新增上市公司1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5%,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分别达到2家、5家以上,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15家、4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分别达到130家、2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达到9家。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园区第一方阵,园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8亿元左右,工业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年纳税额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5家,年纳税额过1000万元的产业类企业(不含房地产和建筑企业)达到35家。园区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达到400万元、25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增加值过8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5%。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以赴招商引资

1.明确招引方向。紧盯全市八大工业产业集群方向,全力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招引注塑机制造、锂电池涂布设备制造等项目;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招引半导体关键耗材制造、电子元器件研发中心等项目;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招引健康食品产业园、方便食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招引生命分子功能原料药制造、合成生物产业园等项目;围绕新材料产业招引光伏银基材料循环产业园、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围绕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引氢能制备产业园、新型储能及智慧系统建设等项目;围绕航空航天与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招引镁合金材料产业园二期等项目。(责任单位:招商合作部,产链党委,各专项小组)

2.突出招引重点。围绕“三类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多、外向度高的重大产业项目。突出“新能源制备、原料药基地、轻合金材料、新食品集群”四大主攻方向,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制备和原料药生产基地。围绕国省考核目标,全力招引外资、外贸实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园区外向型经济。(责任单位:招商合作部,产链党委,各专项小组)

3.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全员招商,建立工委管委领导带头、园区干部分批派驻的全员招商体系,分批次抽调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火线”接受锻炼。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紧盯八大工业产业方向,分别组建五个招商小组,每个小组对接两大工业产业集群,主攻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驻点招商,深入实施“深耕长沙市,对接长三角,决胜大湾区”行动。壮大招商“编外”队伍,鼓励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之臣,对引进实际投资额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社会引荐人或机构,按实际投资额给予奖励,最高奖励300万元。对在项目引进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公职人员,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推荐提拔重用。(责任单位:招商合作部,各专项小组,区属各单位)

4.锚定目标任务。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50亿元以上1个)、3亿元以上项目5个。每年招引3个以上三类500强项目,招引1个4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外贸实体企业业绩每年增长35%以上,外贸实绩企业达到70家。(责任单位:招商合作部,产业发展部,各专项小组)

5.实施效果评估。建立项目招引落地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招商项目研判预审、决策会审等事前研判机制,对签约项目注册开工情况实行定期跟踪评价,全面提升招商项目质效。力争招商引资合同项目履约率超90%、开竣工率超过60%、资金到位率超过50%。(责任单位:招商合作部,项目推进中心,财政金融部,产业发展部)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1.项目责任细化。制定出台《常德经开区“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项目推进责任分解表》,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时间表、任务图,实施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分别组建南区、东区项目服务组,明确项目服务专员,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南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武陵酒扩建以及东区光伏银基材料产业园、原料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项目推进中心,各专项小组)

2.服务流程优化。强化招商、项目、产业等部门衔接,项目推进中心向前跨一步,招商合作部向后送一程,产发、组织等部门全面参与,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6411”机制,即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入库纳统、纳统后1年内竣工投产、竣工投产后1年内进规进限进高。对引进的投资1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对引进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建立“现场指挥部+工作专班、定期调度+驻点服务、工作专报+每周通报、项目临时党支部+及时记功嘉奖”的“4+”机制。(责任单位:项目推进中心,各专项小组)

3.任务目标量化。力争到2025年即“十四五”末,开工建设过亿元工业项目48个以上、建成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以上。2023年,确保生物医药产业园、丰树综合产业园、洛恩光电、水井巷食品等16个过亿元工业项目开工。恒安纸业六期、重庆药友一期、航天镁合金、光伏银基材料循环产业园一期等12个过亿元工业项目投产。(责任单位:项目推进中心,各专项小组)

(三)全力扶持企业成长

1.加快优势集聚。强化人才政策激励、机制建设和服务保障,围绕园区四大产业收集人才需求,建立与省市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优秀科技人才在德山汇聚,着力构建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园区交通物流和供热企业集聚优势,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努力推动形成要素优势。发挥园区“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园区”等品牌优势,推动同类企业向园区集聚、抱团发展。(责任单位:产业发展部,组织工作部)

2.突出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建立“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专门班子、一个考核办法”的工作机制,通过支持存量企业技改扩规、产业链招商、中小企业培育等措施,加快形成支撑有力、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烟草、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与高技术转化应用8大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重点打造常德储能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力参与全省中小业特色产业集群竞赛。(责任单位:产业发展部,产链党委,各专项小组)

3.坚持创新赋能。持续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在领导体制、人事薪酬等方面探索实践,不断激发新动能、增创新优势。把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果、产品和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省研发平台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名校名院名所在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产业化基地。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重点推进氢能利用及高压气态储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石墨烯及高性能特种复合材料开发技术及产业化等一批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责任单位:产业发展部,组织工作部)

4.推动服务集中。完善“产链党委+N”服务模式,在产链党委建设基础上有机融合产链商会、产链警务、产链税管、干部联企等多种工作机制。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园区版、升级版,打造一批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全力拓展一网通办事项。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充分利用企业服务专员工作平台,完善服务企业解难题、促发展长效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立问题分类交办化解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对接国内一流生产性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在产权交易、法律、财会、工业设计等方面获得全方位、全周期服务。(责任单位:企业服务中心、产链党委、产业发展部、财政金融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支持,力争国省资金和项目投入占全市份额10%以上。鼓励银行业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拓宽对企业的贷款业务范围,加强德诚担保、德源小贷对培育企业的服务力度。持续开展“金融入园惠企”、小微企业首贷培植专项行动等活动,支持企业开展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信贷、信用贷款,争取协调各类企业贷款达到45亿元以上。发挥开源投资基金投资功能,支持重大项目引进与建设发展。(责任单位:财政金融部、产业发展部、德源集团)

(二)强化用地保障。强力推动征地拆迁,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用地清单制,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推进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由以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加大园区三类低效用地处置力度,力争园区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50%以上,闲置土地处置率95%以上,低效(空闲)用地处置率80%以上。(责任单位: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三)强化人才保障。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坚持在产业一线锻炼、培养和使用干部。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着力引进一批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孵化园区和创业园区建设,完善人才配套措施,为人才扎根德山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园区企业与市内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外地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能人才保障。(责任单位:组织工作部、产业发展部)

(四)强化基础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深化与盐田港合作,加快推进德山物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强辐射的现代物流体系。构筑开放平台,建成常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责任单位:产业发展部、开发建设部、德源集团)

(五)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项目签约落地、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实行“容缺受理”“同步并联”“限时审批”等制度,推动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对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集中进行专项治理,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测评,强化测评结果运用。(责任单位:企业服务中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常德经开区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指挥部,由工委书记车世忠任政委,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方志炜任指挥长,工委副书记徐超云,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丙武任副指挥长。指挥部设立10个专项小组,各专项小组分别由相关工委管委领导任组长,明确牵头单位负责日常工作。工委副书记徐超云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八部六中心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梦强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从区直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带头负责,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干部具体对接落实。

(二)突出统筹调度。建立指挥部三级调度机制,政委、指挥长每月听取1次情况汇报、每月主持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轮换进行)、每季度综合调度1次重点工作,副指挥长轮流每周至少1天在指挥部办公、轮流每月至少调度1次,各专项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每月至少调度1次,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调度。推行专项小组组长述职点评制度,政委、指挥长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项小组组长述职会议,逐一进行点评。

(三)营造干事氛围。大幅精简会议、文件和活动,建立“无会日”“无会周”制度,让各级干部腾出更多时间、集中更多精力抓招商、推项目、跑企业。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旗帜鲜明支持和保护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推介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多角度、多形式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加大园区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从严督导考核。区绩效考核办要重点督查和跟踪督办,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由区纪工委监工委、组织工作部跟进监督。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专项考核办法,严格考核评价,纳入全区绩效考核,重点任务重奖重罚。每季度开展招商项目引进、开工和投产“比比看”,重点看开工率、投产率,实行表扬、批评“双通报”。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